第六届蓝桥杯国赛解题报告

你是太阳 每个人都敬仰
围著你 我变得不一样
彩色希望 燃烧璨亮
我的混沌找到方向
我是冥王 每个人都遗忘
抱著你 我发现我的光
忘掉重量 感情漫长
我的脆弱有你分享
那么坚强

——林奕匡《冥王星》

jump to content

最近身体状况不太好,导致干事的热情和效率不是很高,今天突然被告知周末就是蓝桥国赛了,惊地赶紧加班加点做做真题、复习一些知识。虽然今年的省赛让我感觉做往年真题的意义不大(难度不是一个等级的),但是做总比不做要好,就当是一个自我检查,同时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套板子,必须能按照自己的理解独立写出来。

积分之谜

问题描述

小明开了个网上商店,卖风铃。共有3个品牌:A,B,C。

为了促销,每件商品都会返固定的积分。

小明开业第一天收到了三笔订单:

第一笔:3个A + 7个B + 1个C,共返积分:315

第二笔:4个A + 10个B + 1个C,共返积分:420

第三笔:A + B + C,共返积分….

你能算出第三笔订单需要返积分多少吗?

请提交该整数,不要填写任何多余的内容。

分析

这就是个很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,已知两方程,求另一方程的问题。

设A返积分为$x$,B返积分为$y$,C返积分为$z$,由题意: $$ \begin{cases} 3x+7y+z=315\\
4x+10y+z=420 \end{cases}\Rightarrow x+3y=105\
$$ 正好,待求式子: $$ x+y+z=(4x+10y+z)-3(x+3y)=420-3*105=105 $$

发散

对于线性方程组,还需回顾高斯消元这一知识。可以参考Alex_McAvoy的博客《线性代数 —— 高斯消元法

完美正方形

问题描述

如果一些边长互不相同的正方形,可以恰好拼出一个更大的正方形,则称其为完美正方形。

历史上,人们花了很久才找到了若干完美正方形。比如:如下边长的22个正方形

2 3 4 6 7 8 12 13 14 15 16 17 18 21 22 23 24 26 27 28 50 60

图1

如【图1.png】那样组合,就是一种解法。此时,

紧贴上边沿的是:60 50

紧贴下边沿的是:26 28 17 21 18

22阶完美正方形一共有8种。下面的组合是另一种:

2 5 9 11 16 17 19 21 22 24 26 30 31 33 35 36 41 46 47 50 52 61

如果告诉你该方案紧贴着上边沿的是从左到右依次为:47 46 61,

你能计算出紧贴着下边沿的是哪几个正方形吗?

请提交紧贴着下边沿的正方形的边长,从左到右,用空格分开。

不要填写任何多余的内容或说明文字。

分析

开始时试图手玩,然后试着按这种思想操作了一下:

  1. 边长小的大概率在中间补空
  2. 直接挑边界,挑出来的边界应该满足左边和为107,右边和为83,下面的和为154

但是画了会,觉得这样无法确定是否是可行解,而且能够满足上述条件的构造方法也不唯一,就算我得到了下面一行的数,我还是需要判断是否可行,才能确定这几个数的顺序,遂放弃。

事实上对于填空题而言,能出结果是第一,算法运行效率是其次,只要不慢到出不了结果,最后填上去,都是一样的。那么我们不妨直接暴力解决。

如果从线段长度(区间来考虑)会很复杂,我们不妨简单点,就把整个图案看成点阵,这样的话,题目中给出的上边沿的正方形的边长是47 46 61这一条件,就可以被解读为我们要对一个154*154的正方形点阵做覆盖,其中上边沿已经覆盖了三个正方形。

由于最后所有点都会被覆盖,所以我们可以简单的考虑,对任意一个未覆盖的点搜索,依次尝试每一种覆盖情况,最终找到一组合法的解即可。写的时候,完全没必要为了效率而想一些高级方法,比如判断当前位置能不能放特定正方形,只需要两个for遍历检查一下就行了,最大程度减少代码量并避免出错——一旦出错,耗费的Debug时间可不是一会儿半会儿。

参考代码

//
// Created by Visors on 2020/11/10.
//
// 题目名:完美正方形
// 题目来源:第六届蓝桥杯国赛
// 题目链接:TODO
// 算法:WanMeiZhengFangXing.cpp
// 用途:TODO
// 时间复杂度:O(TODO)
//

#include <bits/stdc++.h>

using namespace std;

int G[154][154];

// 这里的顺序基于我的贪心思想,如果小的正方形放在前面,则搜索树前几层宽度会很大
vector<int> squares{22, 24, 26, 30, 31, 33, 35, 36, 41, 50, 52, 2, 5, 9, 11, 16, 17, 19, 21};
vector<bool> used; // 记录正方形是否被使用过
vector<int> ans; // 记录最后一行答案
bool getAns = false; // 是否找到解

bool checkFill(int x, int y, int len) {
    // 填进去越界了,肯定不行
    if (x + len > 154 || y + len > 154) return false;
    // 填的正方形位置里有一个被填都不行
    for (int i = 0; i < len; i++)
        for (int j = 0; j < len; j++)
            if (G[x + i][y + j]) return false;
    return true;
}

void dfs(int x, int y) {
//    cout << x << ' ' << y << endl;
    if (getAns) return; // 找到答案立即停止搜索
    for (int i = 0; i < squares.size(); i++) {
        if (getAns) break; // 找到答案立即停止搜索
        if (!used[i]) {
            int &len = squares[i];
            if (checkFill(x, y, len)) {
                // 填上
                used[i] = true;
                for (int j = 0; j < len; j++)
                    for (int k = 0; k < len; k++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[x + j][y + k] = len;
                // 如果填的最后一行是下沿,丢进ans
                if (x + len == 154) ans.push_back(len);
                // 找下一个填的起始位置(从上到下,从左到右)
                // 直接暴力找,不用优化
                bool completed = true, flag = false;
                for (int j = 0; j < 154; j++) {
                    for (int k = 0; k < 154; k++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f (!G[j][k])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fs(j, k)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mpleted = false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lag = true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reak; // 别忘了这个break只会跳出内层循环,用下面的flag处理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    if (flag) break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if (completed) {
                    getAns = true;
                    break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if (getAns) break;
                // 回溯,撤回决策
                used[i] = false;
                for (int j = 0; j < len; j++)
                    for (int k = 0; k < len; k++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[x + j][y + k] = 0;
                if (x + len == 154) ans.pop_back()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
}

int main() {
//    ios_base::sync_with_stdio(false);
//    cin.tie(nullptr), cout.tie(nullptr);
    freopen("ans.out", "w", stdout);
    used.resize(squares.size());
    for (int i = 0; i < 47; i++)
        for (int j = 0; j < 47; j++)
            G[i][j] = 47;
    for (int i = 0; i < 46; i++)
        for (int j = 47; j < 93; j++)
            G[i][j] = 46;
    for (int i = 0; i < 61; i++)
        for (int j = 93; j < 154; j++)
            G[i][j] = 61;
    dfs(46, 47);
    for (int it:ans) cout << it << ' ';
    cout << endl;
    for (int i = 0; i < 154; i++) {
        for (int j = 0; j < 154; j++)
            printf("%3d", G[i][j]);
        printf("\n");
    }
    fclose(stdout);
    return 0;
}

发散

上述代码中,我求得答案为“50 41 33 30”,我在网上看到另一篇博客中给出的答案是“50 33 30 41”,于是加了个文件输出看了一下,我的答案大约的确是对的,也就是说本题可能有多种合法答案。验证这句话有个简单的方法,就是改改我代码里squares中元素的顺序,而不用去严格证明,不过我就懒得去试了。

这里有高人Lonverce加了线段树优化的版本《( 题解 )第六届蓝桥杯决赛试题 – 完美正方形 (线段树 + 深搜)

关联账户

问题描述

为增大反腐力度,某地警方专门支队,对若干银行账户展开调查。

如果两个账户间发生过转账,则认为有关联。如果a,b间有关联, b,c间有关联,则认为a,c间也有关联。

对于调查范围内的n个账户(编号0到n-1),警方已知道m条因转账引起的直接关联。

现在希望知道任意给定的两个账户,求出它们间是否有关联。有关联的输出1,没有关联输出0

小明给出了如下的解决方案:

#include <stdio.h>
#define N 100

int connected(int* m, int p, int q)
{
	return m[p]==m[q]? 1 : 0;
}

void link(int* m, int p, int q)
{
	int i;
	if(connected(m,p,q)) return;
	int pID = m[p];
	int qID = m[q];
	for(i=0; i<N; i++)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;  //填空位置
}

int main()
{
	int m[N];
	int i;
	for(i=0; i<N; i++) m[i] = i; //初始状态,每个节点自成一个连通域
	link(m,0,1); //添加两个账户间的转账关联
	link(m,1,2); 
	link(m,3,4); 
	link(m,5,6); 
	link(m,6,7); 
	link(m,8,9); 
	link(m,3,7); 
	
	printf("%d ", connected(m,4,7));
	printf("%d ", connected(m,4,5));
	printf("%d ", connected(m,7,9));
	printf("%d ", connected(m,9,2));
	return 0;
}

请分析源代码,并提交划线部分缺少的代码。不要填写已有代码或任何多余内容。

分析

这个问题拿到手,当然一眼出并查集啦!不过出题人非要给你个思路,让你在上面做文章,那我们先分析下代码中例子的情况:

graph LR
0 --- 1
1 --- 2
3 --- 4
5 --- 6
6 --- 7
8 --- 9
3 --- 7

所以首先,我们把代码copy到本地,填完空后,我们输出的结果必须是“1 1 0 0”(填对了一定是这个答案,是这个答案不一定填对了)。

我们再分析下题目给出的算法,emmm这就是传说中的$O(n)$合并??对于该算法,每次合并时将所有同集合元素的m更新为相同值,这样查询时只需要$O(1)$判断下两者m值是否相同即可。算法正确性可用归纳法证明。

按照上述意思,补全的代码应该是if (connected(m, pID, i) m[i] = qID

密文搜索

问题描述

福尔摩斯从X星收到一份资料,全部是小写字母组成。

他的助手提供了另一份资料:许多长度为8的密码列表。

福尔摩斯发现,这些密码是被打乱后隐藏在先前那份资料中的。

请你编写一个程序,从第一份资料中搜索可能隐藏密码的位置。要考虑密码的所有排列可能性。

数据格式

输入第一行:一个字符串s,全部由小写字母组成,长度小于1024*1024

紧接着一行是一个整数n,表示以下有n行密码,1<=n<=1000

紧接着是n行字符串,都是小写字母组成,长度都为8

要求输出

一个整数, 表示每行密码的所有排列在s中匹配次数的总和。

例如

用户输入:

aaaabbbbaabbcccc
2
aaaabbbb
abcabccc

则程序应该输出:

4

这是因为:第一个密码匹配了3次,第二个密码匹配了1次,一共4次。

资源约定

峰值内存消耗 < 512M

CPU消耗 < 3000ms

分析

讲实在话,这题看了半天没看懂意思,第一个密码怎么匹配了3次?“要考虑密码的所有排列可能性”是什么意思?可能语文不好不配打蓝桥= =

在网上看了下别人的代码,才知道原来意思是对于s中任意长度为8的子串,判断其排列后能得到给定密码的数目和(这tm……我直接迷惑)。

法一 Brute Force

我们可以枚举s中每一个长度为8的子串,然后统计串中各字符出现次数。对于任意密码,逐一检查密码中的字符个数与子串字符个数是否匹配,匹配答案就+1。这样的复杂度是$O(n*s.length)$,显然会T一些点。

因为BF很不优雅还不能把分拿满,这里就不写了。

法二 算术基本定理+Hash

根据算术基本定理,任何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都能被分为有限个质数之积(或者它本身就是质数),且这个分解是唯一的。

根据这一定理,我们很容易想到,如果让每个字母表示不同的质数,那么整个字符串就能被Hash为其质数积,这样的Hash方法是不会有冲突的,因为分解是唯一的,所以不会有两个不一样的串Hash值相同。

那么我们就设’a'‘b'‘c’等字符为前26个质数,然后对原串s中所有的长度为8的子串Hash后记录在map里。然后每度入一个密码,累加改Hash值出现的次数即可,算法复杂度为$O(s.length*\log(s.legnth)+nlog(s.length))$。子串长度只有8,所以Hash值也不会爆long long(第26个素数是101)。

参考代码

//
// Created by Visors on 2020/11/11.
//
// 题目名:密文搜索
// 题目来源:第六届蓝桥杯国赛
// 题目链接:https://www.dotcpp.com/oj/problem1828.html
// 算法:算术基本定理+Hash
// 用途:TODO
// 时间复杂度:$O(s.length*\log(s.legnth)+nlog(s.length))$
//

#include <bits/stdc++.h>

using namespace std;

vector<int> value{2, 3, 5, 7, 11, 13, 17, 19, 23, 29, 31, 37, 41,
                  43, 47, 53, 59, 61, 67, 71, 73, 79, 83, 89, 97, 101};
unordered_map<long long, int> book;

string s, t;
int n, ans = 0;

int main() {
    ios_base::sync_with_stdio(false);
    cin.tie(nullptr), cout.tie(nullptr);
    cin >> s;
    // 题目没有明说s长度范围,所以特判一下
    if (s.length() >= 8) {
        long long mul = 1;
 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8; i++) mul *= value[s[i] - 'a'];
        book[mul]++;
        for (int i = 8; i < s.length(); i++) {
            // 一除一乘,优化常数
            mul /= value[s[i - 8] - 'a'];
            mul *= value[s[i] - 'a'];
            book[mul]++;
        }
    }
    cin >> n;
    while (n--) {
        cin >> t;
        if (s.length() < 8) continue;
        long long mul = 1;
        for (char c:t) mul *= value[c - 'a'];
        ans += book[mul];
    }
    if (s.length() < 8) cout << "0\n";
    else cout << ans << endl;
    return 0;
}

吐槽

这个题面真的神了,“这些密码是被打乱后隐藏在先前那份资料中的”让我以为这题是对给出的所有密码找到最大不冲突匹配数。

然后这个乱序到底是取子串还是子序列,也没有说明白。我觉得既然都打乱了应该就是子序列吧,结果博客里面都是直接当作子串写的,莽一发直接过了。

可能是五年前蓝桥题目质量还不够好吧……

居民集会

题目描述

蓝桥村的居民都生活在一条公路的边上,公路的长度为L,每户家庭的位置都用这户家庭到公路的起点的距离来计算,第i户家庭距起点的距离为di。

每年,蓝桥村都要举行一次集会。今年,由于村里的人口太多,村委会决定要在4个地方举行集会,其中3个位于公路中间,1个位最公路的终点。

已知每户家庭都会向着远离公路起点的方向去参加集会,参加集会的路程开销为家庭内的人数ti与距离的乘积。

给定每户家庭的位置di和人数ti,请为村委会寻找最好的集会举办地:p1, p2, p3, p4 (p1<=p2<=p3<=p4=L),使得村内所有人的路程开销和最小。

输入格式

输入的第一行包含两个整数n, L,分别表示蓝桥村的家庭数和公路长度。

接下来n行,每行两个整数di, ti,分别表示第i户家庭距离公路起点的距离和家庭中的人数。

输出格式

输出一行,包含一个整数,表示村内所有人路程的开销和。

样例输入

6 10
1 3
2 2
4 5
5 20
6 5
8 7

样例输出

18

样例说明

在距起点2, 5, 8, 10这4个地方集会,6个家庭需要的走的距离分别为1, 0, 1, 0, 2, 0,总的路程开销为1*3+0*2+1*5+0*20+2*5+0*7=18。

数据规模与约定

对于10%的评测数据,1<=n<=300。

对于30%的评测数据,1<=n<=2000,1<=L<=10000,0<=di<=L,di<=di+1,0<=ti<=20。

对于100%的评测数据,1<=n<=100000,1<=L<=1000000,0<=di<=L,di<=di+1,0<=ti<=1000000。

资源约定

峰值内存消耗 < 512M

CPU消耗 < 5000ms

分析

显然,题目中的p1,p2,p3应在三个不同的家庭处,那么BF枚举三个点的位置再加上前缀和优化,就能$O(n^3)$求解,但这个复杂度太差了。

前缀和如何优化?如果你把居民从家走到集会点看成从家走到p4,再减去p4到其集会点的距离,则对于划分出的一个区间,其减去的值的和应为区间内的人数(前缀和处理)*l-集会点距起点的距离。

因着这个,我跟队友讨论了下,莽了个假算法:先枚举p2,然后在左右区间分别三分找p1和p2。交了一下WA了,似乎两遍区间内函数并不是单峰函数,这个算法有问题,不过可以过部分点。不过由于不是官方评测,可能数据有问题,毕竟过的人数只有个位数……

参考代码

//
// Created by Visors on 2020/11/11.
//
// 题目名:居民集会
// 题目来源:第六届蓝桥杯国赛
// 题目链接:https://www.dotcpp.com/oj/problem1829.html
// 算法:JuMinJiHui.cpp
// 用途:TODO
// 时间复杂度:O(TODO)
//

#include <bits/stdc++.h>

using namespace std;

typedef long long ll;
typedef pair<int, int> pii;

int n, l;
set<int> s;
vector<pii> families;
vector<ll> preSum;
int p1, p2, p3;

inline ll getPreSum(int left, int right) {
    return preSum[right + 1] - preSum[left];
}

inline ll f1(int x) {
    return getPreSum(0, x) * (l - families[x].first) + getPreSum(x + 1, p2) * (l - families[p2].first);
}

inline ll f2(int x) {
    return getPreSum(p2 + 1, x) * (l - families[x].first);
}

int sanfen1(int left, int right) {
    while (left < right - 1) {
        int mid1 = (left + right) / 2,
                mid2 = (mid1 + right) / 2;
        if (f1(mid1) > f1(mid2)) right = mid2;
        else left = mid1;
    }
    return f1(left) > f1(right) ? left : right;
}

int sanfen2(int left, int right) {
    while (left < right - 1) {
        int mid1 = (left + right) / 2,
                mid2 = (mid1 + right) / 2;
        if (f2(mid1) > f2(mid2)) right = mid2;
        else left = mid1;
    }
    return f2(left) > f2(right) ? left : right;
}

int main() {
    ios_base::sync_with_stdio(false);
    cin.tie(nullptr), cout.tie(nullptr);
    cin >> n >> l;
    families.resize(n);
    preSum.resize(n + 1);
    for (pii &it:families) {
        cin >> it.first >> it.second;
        s.insert(it.first);
    }
    if (s.size() <= 3) {
        cout << "0\n";
        return 0;
    }
    sort(families.begin(), families.end());
    preSum[0] = 0;
    for (int i = 1; i <= n; i++)
        preSum[i] = preSum[i - 1] + families[i - 1].second;
    ll Sum = 0;
    for (pii it:families) Sum += (l - it.first) * it.second;
    ll ans = 0x3f3f3f3f3f3f3f3f;
    for (int i = 1; i < n - 1; i++) {
        p2 = i;
        p1 = sanfen1(0, p2 - 1);
        p3 = sanfen2(p2 + 1, n - 1);
        ans = min(ans, Sum - f1(p1) - f2(p3));
    }
    cout << ans << endl;
    return 0;
}

发散

更好的写法是DP,这个DP并不难想,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当初讨论着讨论着就开始三分了,可能是因为我们都想把分拿满吧。经过前缀和优化后,DP可以$O(n^2)$出解,有大佬指出该DP可以斜率优化,不过我不懂……

名道15年国赛 居民集会

模型染色

题目描述

在电影《超能陆战队》中,小宏可以使用他的微型机器人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形状。

现在他用他的微型机器人拼成了一个大玩具给小朋友们玩。为了更加美观,他决定给玩具染色。

小宏的玩具由n个球型的端点和m段连接这些端点之间的边组成。下图给出了一个由5个球型端点和4条边组成的玩具,看上去很像一个分子的球棍模型。

图2

由于小宏的微型机器人很灵活,这些球型端点可以在空间中任意移动,同时连接相邻两个球型端点的边可以任意的伸缩,这样一个玩具可以变换出不同的形状。在变换的过程中,边不会增加,也不会减少。

小宏想给他的玩具染上不超过k种颜色,这样玩具看上去会不一样。如果通过变换可以使得玩具变成完全相同的颜色模式,则认为是本质相同的染色。现在小宏想知道,可能有多少种本质不同的染色。

输入格式

输入的第一行包含三个整数n, m, k,

分别表示小宏的玩具上的端点数、边数和小宏可能使用的颜色数。端点从1到n编号。

接下来m行每行两个整数a, b,表示第a个端点和第b个端点之间有一条边。输入保证不会出现两条相同的边。

输出格式

输出一行,表示本质不同的染色的方案数。由于方案数可能很多,请输入方案数除10007的余数。

样例输入

3 2 2
1 2
3 2

样例输出

6

样例说明

令(a, b, c)表示第一个端点染成a,第二个端点染成b,第三个端点染成c,则下面6种本质不同的染色:(1, 1, 1), (1, 1, 2), (1, 2, 1), (1, 2, 2), (2, 1, 2), (2, 2, 2)。

而(2, 1, 1)与(1, 1, 2)是本质相同的,(2, 2, 1)与(2, 1, 2)是本质相同的。

数据规模与约定

对于20%的评测数据,1<=n<=5, 1<=k<=2。

对于50%的评测数据,1<=n<=10, 1<=k<=8。

对于100%的评测数据,1<=n<=10, 1<=m<=45, 1<=k<=30。

资源约定

峰值内存消耗 < 512M

CPU消耗 < 5000ms

分析

我只会暴力……大佬说用Polya定理,虽然以前接触过,不过已经忘干净了……

名道15年国赛 模型染色

后记

这么看上去国赛大题想拿满分并不简单,不知道到时候同台竞技的人水平如何,突然有一点小虚。

Next
Previous